2020年9月10日星期四

书评| “淡定, 淡定。”



美国社会学学者西莫斯·可汗(Shamus Khan)《特权》一书关注了生活中的一个细节:“淡定”。它不是教人淡定,而是去解释被称为“淡定”的社会现象,它试图回答的问题是,为什么一部分人比其他人显得更淡定。

这本书是由西莫斯·可汗在自己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写成的,他为了写这个论文,跑到自己曾经就读的私立高中当老师,在那儿待了一年,观察学校的老师、同学及校工,在离开学校后又返回数次,继续做采访和调研。这个私立高中最重要的特点是,它是北美排名数一数二的精英高中,这也正是驱使西莫斯·可汗回到这个高中进行田野的原因。他试图弄明白,为什么一个越来越开放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平等,而在他眼里,关于不平等问题的答案需要到教育领域——尤其是精英教育中——去寻找。

对于现在的精英来说,将他们与其他人区分开来的不是奢侈的物质消费,不是对红酒和古典音乐的知识和品味,也不是他们和官员或明星之间的交情,真正使他们与众不同的是一种铭刻在身体上的习惯——淡定。淡定不只是酷,还是轻松,带着一丝不在乎的漠然,一种过尽千帆的洒脱。

淡定成为“特权”,成为新精英身份的标识,是因为普通人——没有经历过那一套训练的人——掌握不了。淡定是装不出来的。“过分地显示自己有格调”,是高调而露骨的,而淡定是一种不需要刻意去显露的气质、内涵。类似的表述,书中也出现过。一个孩子对衬衫很懂行,宣称“真正的衬衫”只能去伦敦萨维尔街这样的地方定做(还只能手洗!),并借此炫耀。他经历过,拥有过,他并不是刻意去装,只是想表达自己对这种精贵衬衫的爱好和习惯,但因为他常挂在嘴边,用力过猛,背后便有同学说他,“Bullshit!”(狗屎!)

变得淡定的方法是去经历。在《特权》一书的语境中,“它是训练出来的”,是通过经历来塑造的。它是一种看似自然而然,实则投入了许多工夫去人为培养、浇灌和训练出来的气质。

我的好友G曾对一家米其林馆子心向往之,憧憬了好久,最后终于去吃了,也没有太特别,太刻骨铭心。她总结道,“凡事,尝过见过了,就淡定了。”而《特权》一书中提到的“经历”,则不仅是针对一个馆子一枚手表,更是一套成体系的经验。经历,就是练习,练习,就是实践。这是靠身体力行才能掌握的实践知识、为人特质,不是从书本上网络上瞟一眼就能掌握的搭配法则。这所精英高中里的学生,需要每周参加一次正式晚宴,和老师们面对面坐在同一张长桌上边吃饭边谈论严肃话题,他们需要正装出席,必要时还得去师兄师姐那儿借衣服裁衣服;他们从中学时就频繁接触从《贝奥武夫》《道德谱系学》这样的经典作品到《大白鲨》《银魂》这样的通俗娱乐,以便在遇到任何严肃或通俗的话题时都可以无缝衔接切换自如,一边是坂田银时C-3PO和御手洗洁,一边是列奥·施特劳斯卡尔·施密特和福柯,上周末去现场听了德九马四,这周末就在派对上唱Rihanna和小苹果,偶尔跳跳swing和狐步舞,时髦的同时显得轻松自如,不费力又无所谓。

Effortless chic,指的就是这种“毫不费力的时髦”。时装周上受人瞩目的,一贯不是羽衣华冠,而是仿佛穿着随便但有范儿,毫不施力却让人目不转睛。仿佛他们的光环是来自于身体里面,而衣装只是辅助和修饰;重要的是他们的“人”,是内在,是衣装改变不了的那些东西。让人看出费心用力了,就不是“内含于心”的时髦了。最重要的是将“与众不同感”内在化、具身化(embodied),因为外在的东西好模仿,好学习,内在的东西却非经历和练习不可得。本书中的精英高中就是提供这种日积月累的熏陶的场所。

这也就是为什么“淡定”能够成为新一代精英的阶级特征。因为淡定是身体化的,是“内在气质”,是学不来也买不到的,因此足够“特殊”,足够安全,不会被他人剥夺或模仿,精英们的地位,也就得到了保证——如果努力有用,还要精英做什么?而且“努力”这种姿态,本就不够“淡定”。拼命学习和追赶所获得的格调,实在太不自然、容易露馅,正如暴发户混在贵族中,举手投足都是局促。

无数次地实践,穿脱衣服一样自然地上台,下台,做pre,握手,接受提问,礼貌致谢,重复个六百余次,谙熟此道后,便真正如同穿脱衣服一样,成为习惯,成为身体的一部分,不仅知道晚宴该穿什么演讲该穿什么,还知道何时话多,何时不说。不仅知道什么样的衬衫亲民又不失风度什么样的长袖只是frat style(兄弟会风格)的山寨,还知道什么样的营养搭配最好什么频率的锻炼最健康。当然,除了吃饭睡觉写作业做pre这样的日常,还有校友总统来做开学演讲、硅谷的CEO每周飞来上课、好莱坞明星等着被采访、奥运冠军陪同训练和生活等关卡加持,这一切的最终目的,是要让人见怪不怪,随时可以侃侃而谈,随时可以包容又随和地笑笑,对什么都无所谓,因为什么都见过尝过。

G在聊天时也对我说,现在的一些富二代们,都很随和的。性格好,举止得当,怎么都有得聊,仿佛见过大世面,又奇迹般亲和。“纨绔子弟”、“霸道总裁”终于成了上一代人对特权阶级的想象。“上能跟CEO聊,下能跟清洁工聊”(157页),既能和王子王储谈笑风生,又能在后院里烤串草坪上吃酒,说的是现在这群新精英。

“关键是练习。只有有了经验你才能获得淡定。”“淡定需要坚持不懈的系统化努力,但结果应该是‘自然’的、不费吹灰之力的。”(126页)就连为特权而付出的努力,也要被淡化,通过淡定,来自然化。这整个过程,应该理所当然,“属于你的,就是你的,不要强求。”又要酷,又要自然。精英养成的逻辑,借由精英学校提供的丰富的经历、练习的机会,最后成了,“你是精英,为什么?因为你是你。”

但这一切的发生又非常隐秘而具体,不易察觉。“因为你是你”的背面是满含正义感的自我辩护式的宣言,“你不是精英,是因为你自己没有把握住机会,没有多多去经历、好好充实自己。社会这么多元,你还固步自封,你不是精英,怪谁?世界变平了,知识向所有人开放,机会遍地都是,为什么你失败了?怪你自己。”

英才教育(meritocracy)最大的特点就是,把失败的责任归于个人。就像以前的我面对身边的不平等,只会说,“谁叫你当初不好好学习。”这个“谁叫”,太正当了,仿佛人在一个开放的、机会平等的社会里失败,就完全是自己的错。这正当的背后,是虚幻,笃信“好好学习”便能飞升,走上赢家之路,是这套看似完美和公平的教育体系给每个人种下的迷梦。

《特权》一书,以“淡定”为切入点,试图解释一个看似多元而开放的社会为何没有变得更加平等,反而正在变得更加不平等的现实。整本书呈现了这样一幅画面:精英高中的教育如何维持、生产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,同时让这过程变得更加隐秘、自然和持久。总而言之,具身化的淡定,是一种学不来、拿不到的新精英掌握的文化资本,也能更好掩饰民主化平等下实际在固化的差异。英才教育下“努力即能成功”话语和“多元可能”话语把流于庸众的责任归于个人,而真正“自我实现”的个人,也不知道他们心目中根植于“我”的特质、天赋,实在是不那么“我”;后天的培养让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显得自然,而个体,实在难能担负“选择成为谁”的责任。



(特别感谢:G,D)

16年10月7日 初稿

18年6月15日 修改